首页 > 太虚全集 > 太虚大师全集目录 > 第七篇 法界圆觉学 > 大佛顶首楞严经研究

1.前言

                                                ──九年十月在武昌讲经会提案──

   前言
    一 明本经在佛藏中之相对位置
     甲 宗义上之本经相对位置──真言宗者
     乙 教乘上之本经相对位置──大乘普为出世乘者
     丙 化法上之本经相对位置──先出世而后济世者
     丁 行人上之本经相对位置──苾刍者
     戊 观境上之本经相对位置──耳根者
     己 修门上之本经相对位置──奢摩它者
    二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四种之疑
     甲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翻译之疑
     乙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流传之疑
     丙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文义之疑
     丁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说时之疑
   研经
    甲一 经序分
     乙一 化成序
     乙二 缘起序
    甲二 经宗分
     乙一 顿问顿答悬示始终全义
     乙二 委说委示等流智悲二教
      丙一 悟证如来性觉
       丁一 即三道成三德
        戊一 显如来藏
         己一 历万法显如来藏而开圆悟
          庚一 示真实性
           辛一 破相想遮显如来藏
            壬一 征定
            壬二 破显
             癸一 破处计以无在显
             癸二 破倒执以无体显
            壬三 结责
           辛二 就见精表显如来藏
            壬一 蹑前重请得蒙建大法幢
            壬二 蹑前逐问专为辨明见性
             癸一 借盲有心而灯同眼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癸二 借客不住而尘摇动现验见性常住无动
             癸三 借色身变而观河之见无改显见性一向不生不灭
             癸四 借首尾换而垂臂之手无失显见性从来不增不减
             癸五 借尘象可还可择见精无还无择显见性汝真
             癸六 借器界局方局量见精超方超量显见性自性
             癸七 就见精非是物非非物显见性一真绝待
             癸八 就见精非因缘非自然显见性离相即法
             癸九 就见精剖出同分妄见别业妄见显见性是本觉明心
             癸十 就见精重明非和合生非不和合显见性唯离言自证
           辛三 会法相泯显如来藏
            壬一 承前总示阴入处界本如来藏
            壬二 次第别明阴入处界本如来藏
             癸一 五阴
              子一 色阴本妙
              子二 受阴本妙
              子三 想阴本妙
              子四 行阴本妙
              子五 识阴本妙
             癸二 六入
              子一 眼入同是菩提
              子二 耳入同是菩提
              子三 鼻入同是菩提
              子四 舌入同是菩提
              子五 身入同是菩提
              子六 意入同是菩提
             癸三 十二处
              子一 见色俱无处所
              子二 听声俱无处所
              子三 嗅香俱无处所
              子四 尝味俱无处所
              子五 身触俱无处所
              子六 意法俱无处所
             癸四 十八界
              子一 眼色识界不可得
              子二 耳声识界不可得
              子三 鼻香识界不可得
              子四 舌味识界不可得
              子五 身触识界不可得
              子六 意法识界不可得
           辛四 出法体融显如来藏
            壬一 总疑总遣
            壬二 别融别显
             癸一 地大
             癸二 火大
             癸三 水大
             癸四 风大
             癸五 空大
             癸六 见大
             癸七 识大
          庚二 获本妙心
         己二 约四谛显如来藏而劝妙修
          庚一 因满慈蹑疑而广显
           辛一 承前问许
           辛二 次第说示
            壬一 显如来藏集苦因果
            壬二 显如来藏道灭因果
            壬三 显如来藏相本圆融
            壬四 显如来藏妄本空寂
          庚二 因阿难滞闻而劝修
        戊二 明圆通门
         己一 正教当机双审性修
          庚一 阿难悟请
          庚二 世尊许说
           辛一 普为开示
           辛二 正令审择
            壬一 总示修圆通先明二决定义
            壬二 征释修圆通云何为二决定义
             癸一 双征
             癸二 别释
              子一 重审因地心令依全性起修
              子二 详示圆通境令择一门深入
               丑一 示六结根功德圆缺令选一深入一净全净
               丑二 明六结根体用融隔令知一随拔一脱圆脱
               丑三 验闻根不生灭性密令选耳门圆通
               丑四 证六根即真妄元密令选根门圆通
               丑五 借结巾明六解一亡即渐解而喻修圆通伦次
               丑六 敕众圣说余门同证广耳门而密授圆通本根
                寅一 阿难请世尊授圆通本根
                寅二 世尊敕众圣说最初悟门
                 卯一 世尊普敕
                 卯二 众圣各陈
                  辰一 众圣略说余门
                   巳一 音声圆通
                   巳二 色因圆通
                   巳三 香严圆通
                   巳四 味因圆通
                   巳五 触因圆通
                   巳六 法因圆通
                   巳七 旋见圆通
                   巳八 反息圆通
                   巳九 旋知圆通
                   巳十 纯觉圆通
                   巳十一 旋法圆通
                   巳十二 心见圆通
                   巳十三 心闻圆通
                   巳十四 息观圆通
                   巳十五 辩才圆通
                   巳十六 持戒圆通
                   巳十七 神力圆通
                   巳十八 火大圆通
                   巳十九 地大圆通
                   巳二十 水大圆通
                   巳二一 风大圆通
                   巳二二 空大圆通
                   巳二三 唯识圆通
                   巳二四 念佛圆通
                  辰二 观音广记耳门
                   巳一 略叙最初修证
                   巳二 广明成就功德
                    午一 三十二应
                    午二 十四无畏
                    午三 四不思议
                   巳三 结显圆通名号
                 卯三 光瑞齐现
               丑七 由文殊代当机选耳门为圆通本根
               丑八 叙阿难洎大众闻法主说圆通利益
         己二 追为末世重宣说咒
          庚一 并问摄心远魔
          庚二 历说持戒诵咒
           辛一 诫持心戒
            壬一 提叙三无漏学
            壬二 历说四决定戒
             癸一 总征
             癸二 别说
              子一 戒淫
              子二 戒杀
              子三 戒欺世偷
              子四 戒大妄语
           辛二 宣说顶咒
            壬一 因宿习难净而劝持顶咒
            壬二 因持咒行道而建立坛仪
            壬三 因闻咒功德而求宣顶咒
             癸一 同请宣说
             癸二 宣说神咒
              子一 叙大众所见闻
              子二 录如来所说咒
            壬四 因重宣顶咒而显咒功德
             癸一 乘此咒心万行成就
             癸二 感诸善神共愿护持
        戊三 示菩提路
         己一 总起
         己二 详示
          庚一 重明如来藏非即真妄
          庚二 广显如来藏逆顺因果
           辛一 明逆修十二生类因果
            壬一 明由二颠倒因成十二生类
            壬二 明由十二乱想成十二生类
           辛二 明顺修六十佛位因果
            壬一 明反妄正修三重渐次
             癸一 总标除妄须立三渐次
             癸二 别释进修当依三渐次
              子一 修习除其助因
              子二 真修刳其正性
              子三 增进违其现业
            壬二 明纯真妙修十二单复
             癸一 分示
              子一 干慧地
              子二 十信
              子三 十住
              子四 十行
              子五 十回向
              子六 四加行
              子七 十地
              子八 等觉金刚心妙觉
             癸二 结成
       丁二 结一经立五名
      丙二 保绥菩萨初心
       丁一 明七趣生报以匡扶第二渐次
        戊一 请说业报令信
         己一 叙益蹑请
         己二 嘉许详说
          庚一 嘉许
          庚二 详说
           辛一 略以情想明
           辛二 广以业报明
            壬一 就人间恶业而明招地狱报
             癸一 蹑起
             癸二 征解
              子一 十习因
              子二 六交报
             癸三 结判
            壬二 就地狱余业而明招饿鬼报
            壬三 就饿鬼业尽须偿宿债而明招畜生报
            壬四 就畜生业尽转生人间而犹带余习
            壬五 就世人妄念别修而明十种仙趣
            壬六 就人世淫戒渐净而明六欲天趣
            壬七 就世禅增进而明色空天趣
            壬八 就欲界杂报而明阿修罗趣
        戊二 结明虚妄劝除
       丁二 辨五阴魔境以匡扶第三渐次
        戊一 哀无闻深诫魔事须识勿迷主人而隳宝觉
         己一 佛慈缘起
         己二 魔妄根由
        戊二 历阴境总明妄想为本毋欺自心而入邪歧
         己一 色阴禅境魔事
          庚一 总明
          庚二 详辨
          庚三 结诫
         己二 受阴禅境魔事
          庚一 总明
          庚二 详辨
          庚三 结诫
         己三 想阴禅境魔事
          庚一 总明
          庚二 详辨
          庚三 结诫
         己四 行阴禅境魔事
          庚一 总明
          庚二 详辨
           辛一 二无因论
           辛二 四遍常论
           辛三 一分常论
           辛四 四有边论
           辛五 遍计虚论
           辛六 死后有相
           辛七 死后无相
           辛八 死后俱非
           辛九 七断灭论
           辛十 五涅槃论
          庚三 结诫
         己五 识阴禅境魔事
          庚一 总明
          庚二 详辨
          庚三 结成
           辛一 结诫
           辛二 成功
        戊三 叹法门直至菩提无乏垂怜末世而劝持咒
     乙三 重请重告结归理事唯心
    甲三 经益分
   余说


  【前 言】

  一 明本经在佛藏中之相对位置
  案曰:往常讲经之式,都以悬论一经纲要、广解经题,继之科释文义,编为次第。兹以纲要,经文自明,先事空述,转厌繁仍。本经五题,亦见经文;结集者撮录之略题,亦无于文前先释之必要。故今直从经文为研究之起点。然与同人研究本经,于本经取为何种研究之对象,不可不先事讨究之。佛应时机说法,法法皆为第一。后时说经者依遵之,往往持讲一经,即崇其持讲之经为独尊无侣。夫隆重之以专其信,洵亦法王殊胜方便;无如扬于此者、不免有抑于彼,学者执之,差违随起。大藏经论、多束之高阁者,讲师之抱一摈余,盖未始非一种原因也。虽一一法皆为法界,亦一一法各住法位,故兹不将本经为佛法或一切法中绝对最高之法;但取为佛藏种种经论中占有一相对位置者以研究之。本斯意可提出与同人研究者,有六端焉。

  甲 宗义上之本经相对位置──真言宗者
  论曰:(注一)本经始终唯是持顶咒……陀罗尼灌顶章句也。
  案曰:观之论文,已足见本经于各宗派中当属于真言宗矣。不第是也,真言宗专主事事无碍,以六大、四曼、三密为体相用。本经观世音所说之四不思议。及七卷初佛说建坛仪轨、持咒行法,既完具四曼、三密之义相;且三卷中之说七大,皆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与说五蕴等异;四卷中说意根之根元,亦目为清净四大,并有浮根四尘;不尤合真言宗六大为体之义,而特殊乎余宗经论之唯以心性为体乎!又长水疏列别题曰: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者,犹云“中印度那烂陀寺(那烂陀、乃寺旁池中龙名,译施无厌)所编定之藏经”也。其编定之大藏,以意揣之,于经藏中殆分有显密之二教。于密教中,又分为灌顶部等之五部(五部见真言宗真实三昧耶经:东金刚部、南宝生部、西莲花部、北羯磨部、中灌顶部,毗卢遮那如来主之。观世音属莲花部)。而本经则属于密教灌顶部中之一种经,故曰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然则本经之必为真言宗经典,岂不尤可见乎!故昔者虞淳熙序憨山师本经悬镜,亦云空中之镜悬而照坛中之镜,盖持心咒之仪轨也。乃至舍咒心而谈真心,是增益多闻,非世尊意,亦非憨师之意矣。亦足相与发明。然真言宗又大别为胎藏界、金刚界。胎藏界重在理,纯诠果德。金刚界重在智,兼诠因行。窃指本经为属于真言宗金刚界、由莲花部观世音因门证入灌顶部毗卢遮那果海者,愿同人研究之者一。

  乙 教乘上之本经相对位置──大乘普为出世乘者
  案曰:佛之言教,咸能使人信解行证,载以运因至果;故凡教皆乘也。然以机感不同,教施非一,因是运载之用亦多差异。约言其概,略标如左:

               image.png

  阿含等经为小乘教,易知。分之亦应有共、不共。共者,通摄人乘、天乘善法及缘觉法。不共,专指声闻乘法。圆觉、楞伽等经,为不共大乘教,易知。华严、法华,颇有异论。虽古来皆以华严为不共大乘,但华严入法界品亦通摄二乘乃至人天善行。而法华既会三归一,三废一存,唯一无三,应是不共或非共非不共。然据其胜者属当之,则华严不共,法华共为便。大乘教中普为乘教,则大乘经大都皆是。盖以人天戒定、声缘谛慧,既皆大乘阶嶝,自应含摄靡遗。彼人、天、声、缘乘机受之,固不妨自成其人、天、声、缘乘法益也。然主行者实大乘教,特旁化及于人、天、声、缘耳。按其旁化所及论之,可更析为出世三乘之普为乘,与世出世五乘之普为乘。本经于解脱门通收大小乘之圣证,戒禅又皆专注重出生死,终结之曰‘知有涅槃不恋三界’,当是普为出世三乘之大乘教。独说七趣业果,兼助增人天之善行,故蒙钞有第八人天行位者,乃至尚思救将来之急,谛审之哉一文。今判本经正属于普为出世三乘大乘教,兼通于普为世出世五乘之大乘教,愿同人研究之者二。

  丙 化法上之本经相对位置──先出世而后济世者
  案曰:尝观夫大乘之化法,可分三类:一、为先出世自度而后度人济世之化法,此类大乘经典较多,智增上菩萨适用之。二、为唯度人济世即成出世自度之化法,此类若维摩诘经等较少,悲增上菩萨适用之。三、为在同时自度度人出世济世之化法,此为大乘经典通义,悲智均等菩萨为宜。本经以阿难堕淫室、承佛救为发起因缘,阿难因之欲从有力能救人之大乘,求一方便门先速自超脱:一、证于说戒不先戒杀而戒淫;二、证于圆通门不单取菩萨而兼收二乘无学。余若‘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持咒利根先得须陀洹果,性比丘尼成阿罗汉,阿难自知修证无学道成,皆可证知本经为先出世自度而后度人济世之化法。然阿难既发‘愿令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之宏誓,后有‘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之请。则谓本经兼有同时自度度人、出世济世之化可也,愿同人研究之者三。

  丁 行人上之本经相对位置──苾刍者
  案曰:佛法中修行人,有男女缁素诸部类。所修行法,往往因人之部类而异宜。按之本经,则当以出家男子之苾刍为独宜。第一、以发起及当机者之阿难尊者,是苾刍故,且是好心出家具戒多闻之苾刍故,佛自然多就苾刍所宜行者开示之。第二、无论修耳门之圆通,持顶光之神咒,皆须严净律仪;否则不能现生成就,但可远资胜缘,或且不免堕魔邪故。因此、本经行法虽不限人修证,而除苾刍外,余一切人势较难,愿同人研究之者四。

  戊 观境上之本经相对位置──耳根者
  案曰:出世定慧皆成于观。能观之智,初必属于意识相应之慧心所为主。但于初心所观之境,则可种种择取不一。大乘经论择取初心观境之显而易见者:若起信论之取一心二门为所观境;成唯识论之取一切法唯识为所观境;中论之取一切法毕竟空为所观境;摩诃止观之取意识心王为所观境;皆择定所观境体之有异,非能观智体之有异。或者混能所智境之不辨,争执本经破识取根等义,皆失之矣。今谓若论本经之择观境,虽直可谓之“唯六根论”,所谓十八界摄一切法尽。六尘是六根之影,六识是六尘之影,识发乎尘,尘出乎根,故六根摄一切法尽。摄论尝论正脉疏最得此一门之意。

  论曰:戊、本经始终唯令选入耳根……此亦方便之方便欤!
  案曰:依是、可见本经所择取观境,先择诸法中之六根,次择六根中之耳门,较诸经论择之独审,愿同人研究之者五。

  己 修门上之本经相对位置──奢摩它者
  论曰:乙、本经始终唯令修证如来禅……回为己解,疑误后学耳!
  论曰:癸、本经始终唯令必入解行相应地……盖有非言辞可论量者矣!
  案曰:观此可知若论本经修进门路,不唯如来藏心、圆通法门,皆是修禅之门,所悬示之菩提圣位,所分析之阴妄魔境,亦依禅那之增进相为说,故直可谓之禅那波罗密经也。禅那、华言静虑,乃寂静心中微密观察义。蒙钞咨决疑义第四克示方便一章,所云寂静观照,只一奢摩他可了之。憨山大师通议,谓本经始终皆不外乎破五蕴之妄,显一心之真。咸可参证。本经为修大乘上上禅之方便门也,憨山大师答武昌段幻然给谏书,尤为透露;愿同人研究之者六。

  案曰:出此六义,亦有次第。首知此经属于密教,密教为大乘教。进论此经为何种大乘教,于是次知属大乘教之普为乘。然普为乘应机施设,化法不一,乃进论此经为智增上之化法。因之更审定乎行人之宜苾刍,观境之为六根中之耳根,修门之为如来奢摩它禅(观境、修门有异,若此经之选择耳根是择观境,而于此观境上宜专用止、或专用观、或用兼修,则为修门)。而本经于佛法中之位置,乃庶能较得其真;从之研究,亦较有可范也。昔尝著论,颇有不同,录之以供比对研究。
  论曰:问曰:本经自度震旦……观之不妨互异,六也。

  二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四种之疑
  案曰:然上来是对于主张者太过之审裁。一方虽则如是,一方则更有怀疑者不及之患;若不同此提出加以审裁,仍无研究本经之正道可由也。稽古近人对于本经疑点之待析者,凡有四焉:

  甲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翻译之疑
  案曰:详古近人对于本经翻译致疑之由:一、因本经系般剌密谛(极量)、弥伽释迦、能降伏僧、怀迪、房融、各私人于广州翻译,不同余经之由国主设译经场诏译。复有‘此经五天宝重,禁不出境。般剌三藏欲流东震,屡窃被获。书以微妙细毡,破膊藏之,潜达广州’。又、‘极量破膊藏经,渍血坚纸,房相夫人以水渍之,方得开展。或云:融女以水乳和而浸之’。又、‘极量翻传事毕,会本国怒其擅出经本,遣人追摄,泛舶西归。又、传经事毕,朝廷责以私译,密谛遂泛舶携梵夹以归’等说。翻译之缘,益成奇秘。二、因本经译人、译本亦传说异词:一说:密谛赍楞严梵夹至,刺史请就制止道场宣译。一说:大唐神龙元年乙巳岁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先是三岁将梵本泛海达广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宰南铨,遂请对译,房融笔授,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一说: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大唐沙门于广州译。迪、循州人,住罗浮山南楼寺,久习经论,备谙五梵。因游广府,遂遇梵僧,未详其名,对文共译,勒成十卷。译人译本亦似有异。以是二因,遂有疑及本经之翻译为不可凭者。今谓佛教经、律、论之翻译,本无必奉时王诏制之义。若真谛三藏所译诸经论,亦有不经奉诏而与人共译者,则亦何能以不在帝京奉诏翻译故独疑本经?至于传纪本经翻译之事有种种异词者,徒以极量三藏来华才至广州,不久又并梵本怀归,梵文原本及传译主多为人所未窥。益以唐时广陕修阻,往来动经年月,传言易滋舛误。且彼时未有锓木印书术,抄写最艰,睹者必少;而房融与怀迪自将写定之本,各为收藏流布,人或不察,误为二译。据是观之,传说虽异,皆不足疑。稽之开元时释智升所撰释教目录、译经图记,赞宁所撰宋高僧传,与释氏稽古略、佛祖通载等史,皆载有本经翻译之译人、译时、译处及所译之经名卷数,足可证信。蒙钞之传译年主及枝录,稽考颇详,堪资研究。

  乙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流传之疑
  案曰:朱晦庵尝云:楞严经只有阿难一事及那烧牛粪出一咒,余底皆是文士添造。又云:楞严是房融所造。又云:楞严大都是禅者巧说。按昔人对于本经之流传疑有二因:一、因房融笔受,文字华妙之故。若所谤文士添造,房融所造等是也。二、因宗门传出禅语称引之故,若所谤禅者巧说等是也。迹之仍由译传之事,纪载不一而来。或说:极量翻经才竟,被本国来取,奉王严制,先不许出;三藏潜来,边境被责,为解此艰,遂即去回。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录阙书。又时禅学者,因内道场得本传写,遂流北地。大通(北宗神秀禅师)在内,亲遇奏经,又写随身,归荆州度门寺。有魏北馆陶沙门慧振,搜访灵迹,常慕此经,于度门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或说:后因南使入京,经遂流布。因是、授朱晦庵等以可疑之隙,实仍不过未在帝京奉诏而译,致滋误传。然使当时极量不将梵本携归,亦足留为证信,截断群疑。然当时通梵文者多,梵华两土僧众时有往来,岂能欺伪!而惟悫,慧振二师,皆开元间人,已为本经疏赞科判,尤足征信。朱熹辈妄疑之,殆不足辩,近犹有妄人疑之不已者何耶?而蒙钞传译年主及枝录,论之亦详。

  丙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文义之疑
  案曰:有对于说七大加见大而疑者,谓其全异大小、显密经论之名数也。有对于说缘起义而疑者,谓其有异乎起信、唯识也。有对于说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义而疑者,谓大乘教中不见有此也。有对于说世界相续义而疑者,谓其颇近五行生克之论,而与佛法向来祇说四大者异。余处零疑碎难,往往而有,此皆封文滞见、执句随情之过。未悟法本无言,机宜有说,但符元理,不碍多方。佛为法王,自在而说,开会无定,遮表非一,夫岂得以吾人所知文字名句拘之!若能随顺经文,通达其义,便成胜解,何须自障!

  丁 释古近人对于本经说时之疑
  案曰:自古师创“以时先后判教高下”之例,于是将释尊一代之所说,概判属于若干时、若干教,谓之一代时教。于是判本经为方等时者,般若时者,般若后法华前者,法华后涅槃前者,法华时者,涅槃时者,种种不一,皆难尽惬人意。按之经中事迹,益起人究竟佛在何时说此一部经之疑。沈士荣、憨山师、钱牧斋等,皆认此经为密教,通于五时说,最为通论。然未明匿王与释尊同岁,及阿难生及出家之年月,不知此经实起于佛成佛二十年后之所说也。兹录摄论一章于此:
  论曰:经时,依真胜义,法性寂灭……诤法华前后者,真无谓耳!六蔽既开,四疑亦释。大佛顶首楞严经,真文乃灿然现前,可据而研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