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虚全集 > 太虚大师全集目录 > 第六篇 法相唯识学 > 1 教释

13 辨中边论颂释-甲二乙二

       辨无上乘品第七 
  乙二 别辨无上
  辨无上乘品,为分别论义分之第二别明无上,以此品所说,专属无上大乘,大乘又曰第一乘,即在三乘之中为第一也。又曰最上乘,又曰菩萨乘,又约果叫做佛乘,此等都是大乘的别名。在佛典中有种种的说明大乘义,如瑜伽等七法辨大乘,此论则说三种无上。乘乃比喻之词,即平常的车子,故乘字此处不作动词而作名词读。无上乘,换言之、就是最好无上的大车子。法华经比喻三乘,犹如羊车,鹿车,大白牛车;盖以牛力较羊、鹿为大,故譬之为大乘也。然大乘本体,就是此中真如法界,以般若无分别智为乘之动力。例如现在的火车汽车等,其动力是智,动的本体就是法界,车上的种种庄严如乘中的种种功德法。如是动力、庄严等具足了,则成为乘。此乘的差别,华严经说有无量乘,有的分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五乘。如以由生死流转中,运载到涅槃为乘之定义,则不能了脱生死的人天乘,便不能叫做乘;能合乎乘的原则的,只唯有声闻等三乘了。三乘圣者,所修的三十七菩提分法,由此能从生死运入涅槃。而在三乘中,又唯大乘为最上最究竟。前六品中所讲的,虽侧重大乘,亦兼二乘,说其不落二边的中道义。今此品则专讲大乘,显此大乘为最殊胜,故曰无上乘。

       丙一 标三无上
  总由三无上,说为无上乘;谓正行,所缘,及修证无上。
  此一颂是总标三种无上的。无上之义,虽有多种,但总摄之,不出此三: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此中正行者,就是所起的行,所修的六波罗密等。所缘者,就是大乘诸境。修证者,就是修二资粮,圆满无缺,证得成就。如是三种,随一都胜过二乘,故曰无上乘。

       丙二 释三无上
  丁一 正行无上
  戊一 标六正行
  正行有六种:谓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
  这一颂是总标六种正行的。至于详细的意义,下面还有解释。六正行者:一、最胜正行,二、作意正行,三、随法正行,四、离二边正行,五、差别正行,六、无差别正行。

       戊二 辨六正行
  己一 最胜正行
  最胜有十二:谓广大、长时、依处、及无尽、无间、无难性、自在、摄、发起、得、等流、究竟。由斯说十度,名波罗密多。

  此八句颂是解释最胜正行的。细分析之,共有十二种:一、广大最胜者,就是发广大心,永远不希求世间一切的富乐威福及二乘的解脱,从初发心,就虚空一样的尽虚空,遍法界,心发得最极高尚广大,故曰广大最胜。二、长时最胜者,就是在未成佛前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积福德智慧资粮。既成佛以后,也是常时度生尽未来际,故发心无有比菩萨更长时者。三、依处最胜者,就是菩萨发心,遍一切众生界,以利益一切有情为依处,不为世间发心,或为一身一家一个地方团体或一个国家就算大了。四、无尽最胜者,就是菩萨修行通达一切法无自性,无相无我,等于虚空,故能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成为无穷无尽。我们现在所修的功德,犹如滴水,将此滴水投于大海,则同大海无尽,若能以随修一行回向无上菩提,则亦同菩提无穷无尽了。然此亦为大乘菩萨才能如此,二乘唯求自度,到涅槃即归穷尽。又从人的立场上,若能为国家、为人类,亦是永垂不朽的了,但世界坏时其功业亦尽,故真能成无穷无尽者,惟有大乘而已。五、无间性最胜者,间即隔绝之义,无间即无有间隔,即已了达一切自他毕竟平等,所起修行,也无自他、亲疏、物我隔别。以无间故,所修施等亦等于一切诸佛,成最圆满。六、无难性者,就是对于其他有情所修善法,生随喜心,则于自修的善法成就圆满,也就无难了。七、自在者,就是菩萨能成就种种禅定、神通、三昧等,种种堪忍力,自在力,能自在转变他法,而不为他法所转,由此自在,故易成就所修施等。八、摄者,就是菩萨所修行,常为无分别智所收摄,如菩萨初住菩萨行时,就常与空胜解相应,到初地时,则常与空无分别智相应,以此而去修一切行,无人无法,无能无所,故最殊胜。九、发起者,据广义说,有重重发起,此中唯据菩萨加行位上,正能发起无分别智,故为最胜。十、得者,前面曾说过,得了圣果永不退失,然得二乘圣果,不是最上大乘,得初欢喜地,才是得中最殊胜的。以从发心闻真如法界之名以来,久未证得,至今方能证得,故发极大欢喜。十一、等流者,即得初地以后均等流类,展转至二地乃至九地。十二、究竟者,就是第十法云地,此地是大乘菩萨圆满功德之极处,由此法云,进一步即得佛果,所以法云为因究竟,佛果则为果究竟。由是十二种殊胜,故说十度名波罗密多,梵语波罗密,此云到彼岸。即由此十二殊胜,能各各度过其烦恼河而到彼岸。故度又如船,船所度越者,即贪等烦恼,能度越烦恼而至大涅槃彼岸,永不为烦恼所杂染者,为度到彼岸。但亦有修此布施等而不名波罗密者,如外凡位的菩萨,布施只是布施度,持戒只是持戒度,而不名施波罗密,或持戒波罗密等。何以故?以未与十二最胜相应故,能与此十二最胜相应者,则称为波罗密多了。那十种波罗密多呢?

  十波罗密多:谓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饶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脱、无尽、常起、定、受用成熟他。

  颂中前四句是标的十度之名,后四句是解的十度之义。十度者:一、布施,就是以财物布施,以佛法布施,以无畏布施。二、持戒,就是止恶行善,如世间的伦理学,是道德的轨范。三、安忍,就是在世上能安受苦乐等法,证得无生法,亦能安住。四、精进,就是努力趣向无漏出世法,其努力世间事者,虽勤不名精进。五、禅定,基本的是凡圣共修的四禅、八定,而出世三乘,则有所修的种种不共的圣定。六、般若,就是智慧,广义的能包括后面方便、愿、力、智的五度,现在说十度另立后四,此即专指无分别慧的根本智,即如理智。此度在大乘法中非常重要,能否成圣道,就看起了无分别智没有,起了则为圣,未起则为凡。凡夫虽观空,乃从分别心上而观,真证空者即真见道,通达一切诸法空性,通达遍行真如,无有能证所证,能所双亡,这才是真正的般若。七、方便,就是由无分别智通达一切法空了,由此修一切行,所修行上亦了是空而不住其相,如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惟恐有所住的心生起了,则所修的施等,即为有限之施,不成无量功德 ,故修一切行,皆应依无分别智而修。八、愿,就是四弘誓愿,还是依于无分别智而修,虽发愿度无量众生,而实不见一众生得度。九、力,就是佛菩萨的十力,此亦就智上的判断等力而说。十、智,就是了达一切法之智,因为无分别智,对于一切烦恼、所知障都解脱了,则于所知境一切遍知,一切众生心行刹那无不了知,此即是智。此十度名义大概如是。

  现在再讲十波罗密多的十种功德:一、饶益者,就是丰饶利益有情,如无资具者令得资具。二、不害者,就是不伤害,不恼害有情。三、受者,不但不害他人,而能忍受他人伤害自己。四、增德者,就是能增进自己功德,亦能增进一切有情功德,不如世间的假进化论,以其是流转的,虽暂进而终退。如人由幼而长似是增进,但转瞬即由壮而老、由老而趣死灭,即是退化。故真进化者,唯是增进功德。此在诸圣者之中,唯是菩萨,以佛果的功德已圆满了,不复增进;小乘唯求解脱,不求增进;故惟菩萨才是真正的增进也。五、能入者,就是禅定,由堪忍力故既能自入,由神通力故,复能令他得入佛法之中。六、脱者,即解脱,即由般若能对治烦恼、所知二障故得解脱。七、无尽者,就是由方便力,则能使所修的功德无穷无尽。八、常起者,即发大愿,一念不退,使所修的功德不减,能回向无上菩提。九、定者,即决定之义,如前面所说的判断力,能判断是处非处者,就是智力,犹豫不能判断或强以为知者,即无智力,故能思维抉择,当下即断,都是由修习所得之智力。十、受用成熟他者,就是对一切诸法普遍了知,受用一种殊胜之法乐,同时亦以所受用之法乐,成熟其余一切有情,此等即是六种正行中之第一种最胜正行。其自体即是十度,所以成为六到彼岸者,即因有十二种最胜与其相应也。

       己二 作意正行
  菩萨以三慧,恒思惟大乘,如所施设法,名作意正行。此增长善界,入义及事成。

  下面是讲六种正行中第二作意正行,作意者,即是闻法之人,闻法后将所闻所了解的义理,发作意趣,令心心所集起,使心凝注,名为作意。释此义者,共有四颂。初六句颂是正解作意正行的。菩萨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等三慧,恒常思维大乘佛法,如十波罗密多等诸菩萨行,所施设的契经等诸大乘法,名曰作意正行。即是所思维的完全合于佛法,是正法中之作意,故名曰作意正行也。菩萨三慧之闻所成慧,如颂曰:此增长善界,界即种子之义,如前已说。就是听闻大乘佛法了,则能增长善根种子。大乘佛法中常有此义,若能听闻大乘佛法一句,纵未明了,亦成种子,此种子就是法界清净等流熏习,由此能增长善种,故大乘法有一种无上威德力。如诵经、持咒等,亦能增长善根,何况听闻了,又能了解,自然更能增长善根了。故闻佛法能信解者,就能增长善根,此以闻等三慧说,即闻所成慧。即完全依据经上的文词句义,对此能记得,能解释,则为闻所成慧也。思所成慧者,即颂曰:入义。就是可以离开闻的文句,而去山林中思维其义,思至于所闻法透澈了解,溶化贯澈,而悟入其精深之义意。尔时得依义不依文,但依所了解之义,可变化成种种言词文字去宣扬诠释,此即思所成慧之功能。修所成慧者,即颂曰:事成。盖修者乃实地练习,即如其所思者而修习,假使思是如理的思,则所修的亦是如法修习,故颂云事成,即由修所成慧修施等大乘法了,则能令所希求的事业,圆满成就。如闻布施法后,即依所闻的去思惟观察,了解其义,心中对于施理,确实了知不谬,然后再去实行,再去亲证,故修所成慧,即知行合一之慧,依三学说,即与戒定同起之慧,今在此都说为作意正行。故闻等三慧,皆即作意正行之自体。

  此助伴应知,即十种法行: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胜故,无尽故,由摄他不息。

  这两个半颂所解释的,说明十种法行,是三慧的助伴,故颂曰:此助伴应知,即十种法行。此十种法行,在许多经上都说的有,不过不全罢了。如金刚经曰:‘若能受持、读诵、为他解说等’,此唯说十分之三;又如法华经说:五种法师,亦唯说十分之五。能将此十法行说全者,唯有此辨中边论及瑜伽师地论等。至于小乘经论,更不谈此,因为此十行唯依大乘法的次第而修,为二乘所无有,故曰大乘十法行。言十法行者:一、书写,因为佛在世时,当时并没有刊刻印刷,经典流通都仗抄写。虽然说佛灭后经典才记录下来,这不过是将所记闻的,由五百阿罗汉会集诵出,使同闻者证明,作为佛法之一种定本罢了。实则佛说法时,当时即各有记录,展转流通,故书写为十法行之一。现在有印刷了,也同书写一样,应当多多刻印流通,其功德是和书写相同等的。二、供养,就是在得经典以后,不能生轻慢心,应当恭敬庄严供养,则所得的福德自无量了。三、施他,就是常以所书写的,施给他人,使不得法的得法,由此功德,能得到讲授的善知识,和研究的善友。在今世若能常时刻印经典,施送他人,其功德也是一样。四听闻,就在未了义之先,他人读讲,自己听闻,如学生读书听讲书一样,先生读一遍讲一遍,自己听闻以后,则能熟记了。五、披读,就是将文一页一页的温读,既能熟文,又可思其义。六、受持,即将所听闻的文义,常常忆念受持不忘。七、正开演,就是依所听闻之义,忆持不忘,正为他人详细解说。八、讽诵,就是温习所曾学的,使文义常记忆在心,由此讽诵能得到非常的法乐,能于文义深入浅出,故其益极大。九、思维,即将所闻义,领受在心,细细思维。十、修习,即依思维所得义,身心实习体验,使闻思所成之慧,成精明确实之慧。此修慧前通于未入圣果以前之加行位,在加行位前,若能依十法行修习,则能助成三慧。以前面八种法行,正能助成闻所成慧,后面的二法行,正能助成思修二所成慧,故十法行以三慧为自体也。复次、真能行此十种法行者,所得的福聚,是无量无边,此为大乘所特有,不是二乘所可比拟,为什么呢?因为它具足两个条件:一、最胜故,就是大乘法,为普摄一切有情,无量无边。二、无尽故,就是大乘法虽在成佛以后,还是利度一切有情不息,由此大乘法的功德,无穷无尽,无量无边。  

       己三 随法正行
  庚一 列二随法
  随法行二种:谓诸无散乱,无颠倒转变,诸菩萨应知。
  这四句颂是标二种随法正行的。二者:一、无散乱转变随法正行,二、无颠倒转变随法正行。此二种为菩萨所应了知的,下当解释。

       庚二 解二随法
  辛一 无散乱随法正行
  出定、于境流、味沉掉、矫示、我执、心下劣;诸智者应知。

  此四句是解释第一种无散乱随法正行的。以由六种散乱,则能使心不随法行,为欲除此,故出其过。一、出定者,就是说前五识自性是散乱,入了定后则不现行,出了定后又复现行,不与定心相应,故成散乱。二、于境流者,即前五识心,随境流荡放逸,向外驰散,不能专注一境。三、味沉掉者,味就是味着定乐,能引生贪痴二烦恼相应;沉即昏沉不明,确与清明之定相反;掉即掉举,如手提物忽上忽下,使内心不能安定;此味沉掉都是内心的散乱。四、矫示者,即诈现伪相,如实不修行者,而假现修行相,穿破衲,吃污食等,都是矫示而诳他人的。五、我执者,即粗重散乱,由有我执,则心生骄慢,不能平等随法正行。六、心下劣者,即失大乘法作意,不能依大乘法发菩提心,而于二乘等起爱乐心。如是六种都是散乱,故诸有智的菩萨,都应当全遍了知,速速灭除。

       辛二 无颠倒随法正行
  壬一 列十无倒名
  智见于文、义、作意、及不动、二相、染、净、客、无怖、高无倒。
  此四句仅是标列十种无倒之名的。十无倒者:一、于文无倒,二、于义无倒,二、于作意无倒,四、于不动无倒,五、于自相无倒,六、于共相无倒,七、于染净无倒,八、于客无倒,九、于无怖无倒,十、于无高无倒。此十无倒的第五第六是颂中的二相无倒所开,故成十种。能见此无倒的,是依智见,所谓知文知义等等。此智见有处或通用,有处或别用,如有的是见不是智,有的是智而不是见等,即其差别。

       壬二 解十无倒义
  癸一 于文无倒
  知但由相应,串习或翻此,有义及非有,是于文无倒。
  此四句是正解十无倒中于文无倒之义的。相应者,就是随顺文字的前后次第条贯,没有间断的把他显明出来,如做一篇文,或讲一段话,有前后次第相续连贯之义者,即为相应。言串习者,即将文字常常练习成为习串,如会做文和不能做文者,明明在同一事理上,一则次第不混,雅而简妙,一则粗硬生涩,即是习惯不习惯之故。其条贯雅驯者,则为有义之文,否则为无义之文,能明了此,即于文无颠倒了。

       癸二 于义无倒
  似二性显现,如实现非有,知离有非有,是于义无倒。
  似二性显现者,就是有似能取的心和似所取的境,此二显现,都是虚妄分别,求其实在的体性,都无所有,既无能取心,亦无所取境,故曰:如实现非有。知离有非有者,就是了知能所二取,唯是虚妄分别,无有实体,故离有执;然并非没有虚妄分别显现之相,故离非有执,由是离有非有执,则能了达大乘中道实相了。按前面的于文无倒,和此处的于义无倒,是可与相名分别等五法相配属的。于文无倒者,就是于五法中名上无倒。于义无倒者,即于五法中的相和分别无倒,相即种种能所取相,分别即种种虚妄分别,能知此义,即离种种执着,故曰于义无倒。

       癸三 作意无倒
  于作意无倒,知彼言熏习,言作意彼依,现似二因故。
  此四句是解释作意无倒的。知彼言熏习者,即以智见了知彼能所二取的言想熏习。由有此言想熏习,则能为构成种种名言的因素,此因素在普通名曰种子,在此中名曰言作意,此作意,能为彼能取所取生起所依,故曰彼依。但言作意为什么为彼所依呢?以此言作意即通常所谓戏论习气,由此习气熏于赖耶,能为将来生起二取相之因,故能了此言作意,则能遣除种种戏论习气。若不能离此,虽于教法亦仍生起能取所取分别,故随法行即要除此戏论分别;如金刚经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就是说于佛法正起作意时,同时即通达法性离言,而不复增长种种戏论分别。

       癸四 不动无倒
  于不动无倒,谓知义非有,非无如幻等,有无不动故。

  此四句是解释不动无倒的。不动者,即善能分别诸法,而不为诸法所动;如金刚经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与此中所说不动之意相近。盖此中解不动者,即善了知前文所说之义,离有离非有的执着,而通达是如幻如化。然此幻化等喻,有或说六种、八种、九种、十种之别。言六种者:如古译金刚经云:‘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言九种者:如唐译金刚经。言十种者:如大般若经。总之、是显示诸法,既不是有,也不是没有罢了。这可就引生疑惑了,因为既是有,就应当非无,即是无,就应当非有,为什么非有又非无呢?这就如幻师幻现出马儿、鸟儿,也能飞,也能跑,其实这是没有的,故非有;然此虽无实体,但有幻相可见,故曰非无。如是以此义推之于一切宇宙万有,亦莫不如是,没有真实的能取所取,故曰非有,而有乱识所显现的似能取似所取,故曰非无。既了知此义,则能了知一切法相,是如幻如化非有非无,不为有无所散动了。但这种不动,非住于一境之不动,以修定时,能使心止一境,前后一注相续!但此不过修定方便而已,非是此中之不动义。此不动者,正能通达宇宙人物的本来实相,如如相应,不计有,不拨无,不为二边所动,名曰不动。以执有既是主观所加,执无亦是主观所减,都不合于客观之真相,真合客观者,为非有非无,如幻如化。颂中的等字,就是等于阳焰、梦境、水月等等。

       癸五 自相无倒
  于自相无倒,知一切唯名,离一切分别,依胜义自相。

  一切法不出自相和共相,自相者,就是一切法各个单位自体;共相者,即一切法共同贯通之相。此二相广义言之,在共相中亦有重重自相,在自相中亦有种种共相。如五蕴中之色蕴为共相,而色中又有色、声、香等六尘五根的各个自相;在此所谓自相之色尘上,又有青、黄、赤、白的显色,长、短、方、圆的形色等,则色尘又成了共相,青黄等又各成自相了;即在此青等之自相上,仍可成为共相的,如一片树叶的青,分析是许多的极微所成,则此许多青极微又成自相,而树叶青又成共相了。故一切法展转分合,都可有自相、共相。但自相、共相,有处是有特别意义的,如此中所说的自相,即是指自体有的法。什么叫做自体有呢?就是仗各自种子因而托缘所生之法。此在依他因缘法上说,自体是有,如眼识生起,仗自种子及光明,空,等九缘,方能生起,其种子就是因,其余等就是缘,由此所生之法,即为自体有法。明此眼识,乃至推之心、色等法亦莫不如是的;而共相则即在此自体有的自相法上,如说眼等是自相,其眼等上的生灭,就是共相。又如人是自相,其老死就是共相。此种自相上的共相,都是就相对待的分位上而讲的。共相没有种子,不同此中自体有之自相法。于自相无倒等者,即是说:于一切因缘所生法,了知分别的唯是假名,假立为此法彼法,他的实在自体,是离言说分别以外的,若以名言分别,则不能通达其自相,故曰离一切分别。我们不说胜义的自相吧!就是前五识所取的五尘自相,也是离于随念、计度分别的。如说眼识能分别色等,此所谓色,不过是一种概念罢了,至色法自相是不能分别的。故说诸法的胜义自相,是现量性境,非是名言分别所可得,必证初地以后,由根本智引生后得智,方于性境上生起现量。其他如修定者,于定境亦可生起。如中国的禅宗,即依此离名言分别的现量境,在刹那刹那中暂一相应,顿和诸佛的清净觉境相等,不过在凡夫心上,是只有一刹那,而不能长时明了相应的。故欲长时相应者,必修种种空观,遣除分别习气,而引生无分别智,尔时乃可与离言自相相应,此为法相唯识之最要特殊点。以此离言自相,空宗不说,唯法相唯识说得透澈,所谓诸法唯识所现。能了此义,即能了达诸法如幻如化非有非无,离一切执取之过,以契证胜义自相了。  

       癸六 共相无倒
  以离真法界,无别有一法,故通达此者,于共相无倒。

  这里所说的共相,也不是平常所说的共相,而是离言的胜义共相。此胜义共相,有曰一真法界,有曰二空真如,有曰二无我性。无论任何法,都不离此空性以外另有自体,不论染净,不论色心等,都不离此法界以外,故真如法界,是一切法真正之共相。虽常说生灭是法的共相,而唯通有为,常住等又唯是无为,故除此胜义共相,无有第二真正诸法之共相。

       癸七 染净无倒
  知颠倒作意,未灭及已灭,于法界杂染,清净无颠倒。

  在这一颂中包括两重意义:就是杂染和清净;推究此染净之由来,又复源于颠倒作意,由作意心所生起,即能发动心及心所。若是名言熏习,就是名言作意,若是大乘法熏习,就是大乘法作意。现在此中的颠倒作意呢?就是从无始来颠倒分别而熏成杂染的颠倒习气,为发动将来颠倒心之因,此颠倒作意,若不能灭,尔时的真如法界,即为杂染,若是颠倒作意灭了,尔时真如法界,则为清净。故知颠倒作意未灭,于法界杂染,知颠倒作意已灭,于法界清净也。

       癸八 于客无倒
  知法界本性,清净如虚空,故染净非主,是于客无倒。

  此颂是以真如本性上而明清净无倒。盖在真如本性上,就同虚空一样,没有染净的转变,而因为客尘烦恼障蔽了,就名为染,客尘烦恼离去了,就名为净。此种转变,完全是客尘在转变,不是真如在转变,真如法界,永远是如是清净的。犹如水的自体是清净的一样,染者,是许多泥土夹杂其中。由此例知真如法界,也是一样。

       癸九 于怖高无倒
  有情法无故,染净性俱无,知此无怖高,是于二无倒。

  颂言有情者,就是补特伽罗,法者、就是达磨。若能对此人法我法,知道是无实体了,则能通达一切法皆无实体,由是假立名相诸法,不过是概念上所建立的名词而已,没有丝毫实体可得的。因此、在诸法上建立的杂染清净性也了不可得了,因为染净的建立,乃依于诸法,诸法既无,何有染净?如说生佛都空,何有生佛?故见一切法空,所见者唯是空平等性,如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然大乘菩萨行说,不见所度的众生,也不见能度的菩萨,修如幻的菩萨行,度如幻的众生,证如幻的佛果;由见一切是如幻了,虽见佛的功德广大,亦不生恐怖心,虽见一切众生的功德渺小,亦不生憍慢。其所以不怖慢者,即通达毕竟空无我性之故。

  颂十无倒,在论别安立为十金刚句,具如论释。又引宝积一颂:‘乱境自性因,无乱自性境,乱无乱二果,及彼二边际’;安立十无倒体,分析如下:

       

       此中乱果即杂染,无乱果即清净,故即染净体,及了染净是客。彼二果边际,谓有情涅槃,皆无边际,故无怖无慢也。

  己四 离二边正行
  异性及一性,外道及声闻,增益损减边,有情法各二。所治及能治,常住与断灭,所取能取边,染净二三种。分别二边性,应知复有七:谓有非有边、所能寂、怖畏、所能取、正邪、有用并无用、不起及时等,是分别二边。

  此中四颂都是显示二边之义的。在第一颂的四句,就显示了四种二边。异性及一性者,就是计执我与五蕴等异体和一体:如计执有我者,即在五蕴的色蕴上,或执色身乃变碍形物,死时即灭,不同实我是常久的,故与我异。又或执实我即色身,我与色蕴一体,不计离色蕴以外别有我体。如我与色蕴一性异性之执如是,乃至于余四蕴亦生此一异执,异为一边,一复为一边,离此二边,就明非一非异的中道义,也就是显示祇是五蕴而并无一个实在的我体,那有为一为异可执呢?所以执实我者,即有一异,若无我执,即无一异。复次、外道及声闻者,就是外道执常住,声闻执无常的二边,外道以为物质等本体,是极实在常住的,如顺世外道执极微是常,数论执色等诸法自性是常,佛法破此世间的外道常见而说无常,小乘声闻又执为一切诸法初生即灭,决定无常。盖佛法虽从因缘生灭上说无常,而诸法亦复恒时相续,非常非断的,故除常无常边执,乃明不常亦不断中道。复次、增益损减边,有情法各二者,有情就是补特伽罗,法即诸法,此有情与法二种,各有增减二边。有情二边者,如从有情法上定执有个实我,则成增益边;在有情法上计执连三世相续亦无,则成损减边。法上二边者,即在法上计执心及心所等法各有实体,如小乘一切有部一样,执一切诸法是实有体,乃至过未二世亦是实有,即为增益边;反之,执一切诸法都无所有,则成损减边。以一切法虽非实有,而因缘幻现是有故。此偈所明即是四重边执。执五蕴与我一异者,为一重边执,执色等常无常者为一重边执,于有情起增减执者,为一重边执,于法起增减执者,为一重边执,若能于此四重,观察非一非异,非常非无常,非我非无我,非实非不实,则能离四重二边而契中道。

  所治及能治者,杂染法为所治,清净法则为能治,如病即所治,药即能治。此中所治者,就是烦恼杂染,能治即是一切善法;此能治所治法,都是从因缘所生,空无自性,所以成此能所治差别相者,乃因缘对待关系,不能计执有能所染净的固定体相,倘计各别实有,则成二边执了。常住与断灭者,这是从有情及法上而说明的,若是于有情上或法上,计执有个固定的常体,则为常住边,若于有情或法上计执有个固定的断体,则成断灭边。若于此常断二边,由能观智观察,了知虽生灭无常而又相续不断,虽相续不断而又生灭无常,如唯识所说的种现相续义,则遣常断二边了。所取能取边者,就是于无明上有能取所取二边,于能对治的明上亦有能取所取二边,如无明上有所取诸行,则无明即为能取,行等即为所取;又如无明灭则行等灭,此能灭的智即为能取,所灭的行等即为所取。由无明例推十二支,不论流转还灭,不论染污清净,都有二边,离此二边,明中道行,即等于心经上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就是空性平等无差别的究竟中道义。染净二三种者,就是染法及净法之二,各有三种。染法三种者: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此三杂染,在常途又名曰惑业苦。在惑之中又有种种诸见和贪等三毒,及得生后有之愿。对治此者,就是三解脱门:一、空解脱门,二、无相解脱门,三、无愿解脱门。空即空观,由此能对治种种执见;由无相观能对治取相分别不起贪等三毒;由无愿观,能对治使生死不断的后有愿。在业杂染中,唯是所作的善恶业,能对治此业的,就是不作智,观察一切诸法,无能造作者,亦无所造作的业,能所作皆空。在生杂染中又有三种:一、后有初生位,二、生已心心所相续位,三、生生死死的后有相续位。能对治此三种的,有三种智:一、无生智,二、无起智,三、无自性智;就是证得罗汉果了,不复更受后有,无复有生、既无所生,更无所起,既无所起,即空无自性。如是对治此三杂染的,即为三清净。然若在此染净法上,计执人为染的定染,净的定净,即成为二边执。应于此等染净法了知空性平等无二,而空性也不是对治而成,乃是其性本空。明了此义,即能不执二边,而契会心经上所说的无苦集灭道之义。此中的无染,即无苦集,此中的无净,即无灭道也。

  再继续的释下二颂。分别二边性,应知复有七者,分别二边性,即分别执著于二边的实性之义,此执着二边之实性有七种;此七皆从菩萨地的修证心境上说。一、有非有边,就是计执补特伽罗或诸法,落于或有或非有二边,盖计有者,以为要坏灭此补特伽罗及诸法故,才安立空性,若无实在的我法,此何所灭?故能灭所灭定应实有。又有一类以为都没有有情及法,故真如性也应当非有,此通治地前菩萨之有无二边执。二、所能寂边者,亦犹所治能治,所治者,即烦恼生死,能治者,即菩提涅槃。若执实有所能寂即为二边,若能了知二俱性空,则无各别的对立实体了,此对治取生死涅槃为实有之二乘边执。三、怖畏二边者,怖依遍计妄执法上而说;如晚上见绳,误以为蛇,忽生恐怖。畏依由妄执起惑业所招苦报上说,如古来有一个画师,自己在大门上画一个夜叉,有一夜吃醉酒了,回家见此夜叉,大惊不敢入,这就是于妄执所生的业果上生畏。如是我们起惑造业,感果受苦,都不出此怖与畏的二边。今此中怖者,是就因上而说,即心上生起妄执;畏者、即就果上而说,即业熟畏苦。此明因果皆由自作,对治菩萨着空而怖因畏果。四、所能取二边者,所取的即境,能取的即心,计执此二各自有体,即二边执。明所取境都不离能取,无心外境,故唯是识。犹此幻师示现种种幻相,如幻一席酒并幻现一女人,复由幻女人幻现种种幻事,此即幻中现幻,故不但所取是幻,即能变的识亦幻;能明了此,即能明了二取空了。此从四加行,印二取空说。五、正邪二边者,此依入见道前如实观而说,此如实观虽无正性,顺正性故,亦无邪性,故离邪正二边。说二木相钻生火为喻,木虽非火,能钻出火、火生则烧木尽,以明如实观虽非正智而能发生正智,正智生则如实观遣。六、有用无用二边者,此正依入见道时破执圣智而说,或执能破执断烦恼故,必有分别之用,或执无分别故,决定无用。为说比如这盏电灯,在初开时即光生暗破,虽无分别亦可有破暗之用。七、不起及时等二边者,此应是在菩萨修道位上说,或执能对治无明之智,无始未起,故此后亦毕竟不起;或执烦恼无始以来就有,彼能对治的智,也应当要有同烦恼一样长久的时间修习,才得生起除尽烦恼。为此再说灯喻,如室中千年的暗,灯光一起即能除尽,既非毕竟不起,亦非时久乃除。如是七种,都是菩萨心境上微细分别中的二边,故颂曰是分别二边。

  己五 别无别正行
  差别无差别,应知于十地,十波罗密多,增上等修集。
  此四句颂是说十地菩萨修十波罗密多,有增上修和平等修的二种,增上修者,就是在初地以专修布施为增上,二地以专修持戒为增上,以如是类推,即为差别正行。平等修者,就在每一地中通修十波罗密多,此为无差别正行。

  丁二 所缘无上
  所缘谓安、界、所、能立、任持、印、内持、通达、增、证、运、最胜。
  此一颂中包括十二种所缘:一、安立法施设所缘者,就是安立圣凡、染净、因果等法。二、法界所缘者,就是非可安立的法界空平等性。三、所立所缘者,就是所安立法。四、能立所缘者,就是种种染净诸法,都不离空,由空得成。如龙树菩萨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五、任持所缘者,就是闻慧,以文字能任持义故。六、印持所缘者,就是思慧,以思惟义能印持法故。七、内持所缘者,就是修慧,以定相应慧内持心境故。八、通达所缘者,就是证初地时,由无分别智,通达法界。九、增长所缘者,就是从二地至六地,都是向上增进。十、分证所缘者,就是第七远行地观世出世缘起还灭,各别现证。十一、等运所缘者,就是第八地中,能任运增进,不假功用。十二、最胜所缘者,就是九地十地和佛果,以是最胜无上故。

  丁三 修证无上
  修证谓无阙,不毁、动、圆满,起、坚固、调柔,不住、无障、息。
  此颂所说明的修证有十种:一、无阙者,即不缺大乘种姓,能起修证。二、不毁者,即不谤毁大乘法,能依修证。三、不动者,就是能发大心度尽有情,不为下劣乘所扰动。四、圆满者,即能常修六波罗密多。五、起者,即证入无生法性,须起圣道加行故。六、坚固者,即能在三大劫常修无边福智,坚固善根。七、调柔者,即能调柔自他三业等。八、不住者,即不住于生死涅槃二边;若住生死,则退为凡夫,若住涅槃,则退入二乘;由不住乃得成不退转地菩萨。九、无障者,即菩萨对治二障完成佛法报身。十、无息者,就是成佛后示现化身,无有休息。如是十种,都是大乘所证义;释至此处,第二大科已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