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虚全集 > 太虚大师全集目录 > 第六篇 法相唯识学 > 1 教释

27 大乘五蕴论讲录-悬论

大乘五蕴论讲录

──十三年初秋在武昌佛学院讲──

   悬论
    一 序大意
    二 解题目
    三 释撰主
    四 明译人
   释论
    甲一 正明五蕴
     乙一 略标
     乙二 广明
      丙一 色蕴
       丁一 总举
       丁二 别释
        戊一 四大种
        戊二 所造色
         己一 总出体
         己二 别释
          庚一 明五根
          庚二 明五境
           辛一 色境
           辛二 声境
           辛三 香境
           辛四 味境
           辛五 触境
          庚三 明法处色
      丙二 受蕴
      丙三 想蕴
      丙四 行蕴
       丁一 总举
       丁二 别释
        戊一 心相应行
         己一 释心所名义
         己二 明六位差别
          庚一 总辨差别
           辛一 列名
           辛二 配属
          庚二 别明体性
           辛一 明遍行
            壬一 明触心所
            壬二 明作意心所
            壬三 明思心所
           辛二 明别境五
            壬一 明欲心所
            壬二 明胜解心所
            壬三 明念心所
            壬四 明定心所
            壬五 明慧心所
           辛三 明善十一
            壬一 信心所
            壬二 惭心所
            壬三 愧心所
            壬四 无贪心所
            壬五 无瞋心所
            壬六 无痴心所
            壬七 精进心所
            壬八 轻安心所
            壬九 不放逸心所
            壬十 行舍心所
            壬十一 不害心所

     【悬 论】

       一 序大意
  大乘五蕴论者,依大小乘共通之蕴、界、处教,明大乘法相名数之理致也。法相多如尘沙,而五蕴可以尽之;圣教广若大海,而大小乘可以括之。何谓五蕴?色心等之有为法也。有为者,有造作、作为、生灭之谓。夫然、其非有造作作为之不生灭无为法,应不得而摄耶?曰:否,盖五蕴虽祗摄有为,然无为岂离有为而独有?故论中既广明五蕴诸法,旋会之以处、界,问答以发无我之隐,无我则明证择灭,处、界则显摄无为──十八界中法界与十二处之法处皆摄无为──。故五蕴为一切法之总聚,依正二报之所依,百界千如之所本,上通大乘法相唯识之高幢,下共小乘诸部之标帜。是以百法明门论以五位而陈百法,结明浅深之二无我;此论以五蕴而统诸法,申破总别之三我执──一、一性我执,二、受者我执,三、作者我执。虽然、彼论以唯识为独尊,标大乘之特有,故心法居首,余四次之,以是识之相应、所变、分位、实性故。本论以法相为共通,历明名色与处界,则同于俱舍,便于初心之入门故。若一一法相之名义不了,纵阅群典,皆属囫囵,或有知解,亦是儱侗,胡能致广大而尽精微以自利?极高明而道中庸以利他哉!故兹于未入法性、唯识之先讲之,俾学者能审名检实,以为精确研究之张本也。

       二 解题目
  五蕴为本论之别目,大乘为满教之通称。乘以运载为功,从譬得名。大有二义:一、当体,二、简小。当体者,常遍为义;简小者,相待受称。常则竖穷三际,遍则横满十方。待谓对待,如长待短,方待圆也。此亦如是,大小相对,权实相立,显此是大是实,有殊胜运载之功用,故曰大乘。五蕴广如下释,兹姑不述。论乃假立宾主,问答发挥,抉择正理,破除邪见,简非经律,故以论名。有解:大乘之大,谓当体之大义,是绝待大,不同对小之大,遂于大乘之上加立一乘,以显佛法高深,理体超绝。但既落能诠,即不能无待,大有小待,一亦有非一待,对非一立一名纯一,宁大待非大非纯大!过泥名相,违害义理。故今双出简持:应了才呼大时,即兼具持大简小之义矣!

  又六合释云:五是数,蕴是法,蕴有其五,带数释也。五蕴是所诠,所诠义广,以蕴摄诸有为法故;论是能诠,能诠义狭,以限于声与名句文故。其义广者为胜,狭者为劣,将胜就劣,以劣显胜,云五蕴之论,带数依主释也。又五蕴是所明法体,大乘是法体上广大运载之用,即体持用,就用彰体,大乘即为五蕴,持业带数释也。又不惟能诠名论,所诠亦名为论,若离所诠之意义,虽有名等亦不成为论,大乘五蕴是所诠,所诠即论,是则大乘五蕴即论,亦持业带数释。

  五蕴、古译五阴。阴、覆蔽义,谓此五法,能覆盖障蔽法界平等不生灭之真实性故,唯局有漏。蕴、积聚义,谓此品类之多法积聚故,其义通漏无漏,今取蕴译为正。盖五蕴摄有为法尽,有为法既通漏无漏,五蕴亦应通漏无漏。三乘道谛,皆有为无漏,若用阴字,不惟不通佛果,即二乘入生空,菩萨证二空时,亦无其义。故阴义仅通异生之五蕴位耳。异生之五聚法,或名五取蕴;取者、贪着为义,即烦恼名,烦恼能执取三有生死故。取蕴者,由取生故,属于取故,能生取故,名五取蕴也。或谓阴义亦通二乘,若小乘圣者,厌离三界生死入无余涅槃时,灰身灭智,尽舍覆蔽涅槃性之五阴法故。然仍有一分义不通,小乘许四谛中之道谛,十八界之意界、法界、意识界咸通无漏故──大乘十八界皆通漏无漏──。如是翻五蕴为五阴,摄义不尽,则名义失其所当矣,学者不可不知。

  蕴谓积聚,其义已悉,积聚之相,然犹未晓。例如色法,若内外、粗细、胜劣等品类差别,略此品类差别为一聚故,说明色蕴。受、想、行、识亦然;染净、漏无漏位皆尔。故佛果上之众相庄严,四智菩提、五分法身、力、无畏等,名无漏清净之五蕴。异生色心但染污故,名有漏杂染之五蕴。二者之分,惟在烦恼心所等之有无而已。(附注)

       三 释撰主
  世亲菩萨造:梵云:伐苏畔度,唐言世亲。盖印度俗奉之神曰世天──即毗搜纽天之异名,传言是此世天之弟,故名世亲,亦名天亲。婆薮槃豆传曰:婆薮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夫国人,生于佛灭九百年间。兄弟三人,皆名婆薮槃豆,长兄别称阿僧伽──译曰无著;其弟别称比邻持跋婆──比邻持母名,跋婆译儿;惟世亲独以通名称焉。皆出家于小乘之萨婆多部。无著先悟小乘空理,意无留滞,遂通达实相,专弘大乘。比邻持跋婆,则唯遵奉小乘而已。论主聪慧绝伦,初造五百部小乘论,后依长兄无著之劝导转入大乘,亦造五百部论盛传之,故世称千部论师云。此论、即所著大乘论之一也。

  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翻觉有情。觉是所求果,有情是自身,谓求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萨。又菩萨修行有二:一者、自利大智为首,二者、利他大悲为先。菩提觉义,智所求果;萨埵有情义,悲所度生;发四弘誓愿,故名菩萨。或菩提是所求果,萨埵者勇猛义,不惮时处求大菩提,有智有能,故名菩萨。又菩提即般若,萨埵谓方便,如是二法能利能乐一切有情,故名菩萨。

  造者、造作之义,创造之谓。唯识述记云:‘叙理名述,先来有故;作论曰造,今新起故’。凡菩萨造论必具二种:一者、具四德,二者、六因缘。四德者:一、于昔诸师应离憍慢,二、于有情类当起大悲,三、于同法者深生爱敬,四、不欲彰已有胜伎能。六因缘者:一、欲令法义当广流布;二、欲令种种信解有情,由此因缘,随一当入正法故;三、为令失没种种义门,重开显故;四、为欲略摄广散义故;五、为令显甚深义故;六、为欲以种种美妙言辞庄严法义生净信故。顾菩萨造论之郑重,为何如乎?

       四 明译人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唐者、李唐,世之朝代也。三藏者:经、律、论也。遍通三藏佛法,自师师人,谓之三藏法师。玄奘、师之德号也。师俗姓陈氏,河南偃师人,生年十三,出家于净土寺,就慧景、严法师等学涅槃、摄论。寻赴长安、成都,就道基、震法师等究毗昙、发智,博学多能,令名夙着。然尔时学者,各异宗趣,圣典亦有隐晦,汗漫纷拏,莫知适从!乃发西游之志,表请朝廷,奈时世未定,未邀允许。而仍不为屈,遂于太宗贞观三年八月,阴杂行旅人中,遁出国境,经高昌、屈支──即龟兹、飒秣建等,出中央亚细亚,历经诸国,参礼圣迹。至王舍城,止那烂陀寺,受戒贤诸论师瑜伽、唯识之旨。留学十年,造制恶见论,立唯识量,名震五竺。贞观十七年十二月出印度国境,十九年归长安,自出国凡十有六年,留学万里,一人孤征,诚为我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之一大事实。欲知其详,可参阅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所赍大小乘梵典,有六百七十五部之多。至长安时,王公欢迎,庶士颂德,政府监护,国家供养,以弘福寺、慈恩寺、玉华殿等为其译场。所译经论总七十五部,千三百三十卷,此论亦所翻之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