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说明】云林院八角古井井壁上的字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了,但用朱笔还是能勾勒出字样来。《淳熙三山志》记载:闽地的云林院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军复又攻入闽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那这口井起码也得有九百多岁了吧?!而且,井壁上面记载的住持僧永安大师也疑似是法眼一系的,衲从福建龙岩连城中华山性海寺已故慧瑛大师处接得法续正是法眼正宗第十一代(其实何止十一代了)。又据史料记载,荆溪这一带本就是法眼宗祖师文益禅师参学住锡之地,本寺自古又与吴越名寺灵隐寺同名,加之此井巨大名符其实中华古井之王,叹岁月悠悠,因缘不可思议,法灯不应灭也!
自我简介: 贫僧自号悲华,恩师先后赐名为光觉、楞严、阿利耶(梵)、贝玛向丘(藏),体澄(法眼)、旨心(临济)、清智(曹洞)。从2004年底起,贫僧就开始管理和修复云林院至今。此寺占地较小,起初也就二三亩地可用,近一半地还只能与村民共用,随时还会被周围漫长的竹子侵占去。其中唯一一个亮点是寺内存有恐怕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宋代最大的一口古井。该井水质清澈,深近十米,涌不停息,足够寺内常住生活用水了,现已立为省级文物保护。贫僧许是蒙菩萨指引,觅得此处,一住便是十几年。衲平生别无所乐,唯佛法僧快乐相伴,也无所事事,唯愿与有缘诸君结个佛缘,共勉共商如何迈向解脱之佛法正道。贫僧的志趣,可由以下章句显示: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华严经》
备注: 一、法眼宗史料:“佛教史籍对禅宗法眼宗创立者清凉文益入闽参学等活动的记载互有出入。本文通过考辨认为,《景德传灯录》文益传在这方面的记载是可信的,《宋高僧传》文益传有些差错,《禅林僧宝传》、 《联灯会要》、《五灯会元》的文益传所载多失实;所谓文益在漳州地藏院或罗汉院参桂琛之说不能成立;所谓文益因“阻雪而参桂琛”是南宋禅僧编造的假公案。
文益禅师是于五代后梁开平末至贞明初之间入闽,在福州参慧棱禅师,贞明年间或贞明末拟往湖湘,因大雨溪涨受阻,暂寓闽城西石山(今福州市郊)地藏院而参桂琛,并一度卓庵于侯官县甘蔗洲(今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一带),后移锡江.”
二、法眼宗特点:“在禅宗五家七宗中,法眼宗对佛教经典最为看重,并以熔铸经典义理而形成自己的宗风特色。法眼宗通过汲取楞严三昧、金刚般若、圆觉了义、维摩不二、楞伽妙谛、华严法界等教乘菁英,铸成其“法眼”,形成了法眼宗独特的诗禅感悟。”
三、法眼宗知识: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 (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 (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 (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佛子明之。’。
延伸阅读:
一、楞严悲华禅弘扬慈宗的志趣:
1、于末法时代平等守护诸宗,遇缘即弘慈宗、人生佛教。 2、化多欲重情众生归弥勒,普劝行持十善业道,劝生兜率,龙华三会愿相逢。 3、外立弥勒道场于十方,内授禅修心要于有缘,密付禅密心法于信士,全心培养后继化百年。
二、理想道场:
1、周边人民贤善,少有觊觎和轻辱寺院的恶缘。 2、信众基础好、尊重僧人、尊重佛法,不轻慢佛教。 3、没有邪见者入主和干涉寺院内务,更没有胁迫寺院和利用寺院牟利者。 4、自然环境好,空气、水没有污染,有基本的生活和修行设施。 5、交通便利,容易到达,通联方便。 6、够修学、弘法和接待的基本格局。
三、弘扬慈宗的理由:
1、在将来的世界,所有的佛教乃至各种宗教将都归宗于弥勒,为了整合变异的佛教回归正法,所以宣扬慈宗。 2、慈宗的重心在于现世人生,特重慈爱和安乐的施与,属于善巧方便安乐行,此为当今末法时代最需,所以宣扬慈宗。 3、末法时代佛教的特点是斗诤坚固、门户壁垒,弥勒最为宽容涵摄,为消除对立和内耗,所以宣扬慈宗。
4、当今世界信息发达,佛教各流派相互碰撞交融,弥勒信仰被汉藏南传佛教地区的文化普遍接受,便于加强佛教各流派之间的融合和进步,所以宣扬慈宗。 【图三说明】于2012年,西安慈宗放生功德林接管下終南山抱龙禅寺,意味着慈宗道场的再发展和未来的滥觞。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