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加行

作者:释楞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2-10 00:44:00

                            本文来源:悲华论坛 曾点击次数:1573   跟贴数:1

 

什么是五加行
 

 至尊普巴扎西仁波切于《屠夫真言讲义》中有甚深的开示:


    初入密乘者,一般先修五加行各十万遍,如初依靠外皈依和内皈依修持方便,最终达到密皈依即超越二取分别的三身清明见解即为实相皈依。


其次发菩提心,依靠思惟造作的方式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并发愿度化众生证得佛果,名为世俗菩提心。超离思维分别的胜义菩提心即禅修的真正见解就是悲空双运、三身之见解。为了消除自己三门的一切罪障,应当修持金刚萨垛忏悔法。对于罪障,如人我执与法我执、四障、八识、俱生无明与遍计无明、世俗气脉明点等等、一切都可归纳到无明状态中。什么叫无明?不能认识本来的状态,遮障自性的一切染污之垢就叫作无明。若能依禅定之力从无明中超越,恢复原有的状态,就是心的本体、金刚萨垛之密义。


第四个加行是供曼扎。初行者依靠曼荼罗诸实物供品作净观,将己身受用及三界财富乃至三身刹土悉皆供养上师三宝,以此方式增长福德,再依福德资粮,积累智慧资粮,最终获得二身之果。在这种立因果缘起式的次第修法中,“福”可以理解为世间福报,“德”主要取决于烦恼业障的轻重。依供曼扎的善巧方便,能够清净自己的三毒烦恼,生长施心、信心、智慧等,皆属修德。有福未必有德,如守财奴。有德必定有福,如同昔时,世尊及诸比丘众不蓄钱财、不存贵物,如 《念住经》所言:“日午而乞食,不为来日积,果腹即知足,如是者比丘。”但由于调伏了自心的烦恼,慈德超出三界,故而普受人天供养,成为众生之福田。因此作为修行人,求福德亦应得其本,要在调证自心上用功。依无上窍诀法的不共同见解而论,无漏福德是消除烦恼业惑所证悟的清净功德,实与智慧无别。把心安住在清明禅定中,具有显空无别之见。显现即福德资粮,为色身;空性即智慧资粮,为法身;依反体说为两种,实即一体不二。故于现前即能证得二资粮双运之见,此即圆满二身之果。


        修持上师瑜伽是为了生长自己的信心,最终与上师的密意融合为无别。不仅上师瑜伽,其实一切修法都是在修持信心。我们之所以未能圆满自己的信心,就是因为烦恼习气,由它生出的偏见、邪念、分别心以及一切非法言行,称为业障。若随彼而行,就会堕落三恶趣。运用各种方便来对治,就叫作修行,依此可以从无到有地培养信心,还可将偏袒的信心纠正为普遍的信心。修持禅定亦如是,随着禅定的深入,信心越发清净,最终达到圆满。用不同名词描述的觉性、如来藏呈现、法性、三身五智、明空一如、极乐世界、密严刹土等等,就是指普遍的信心。以前华智仁波切在会供时,前面不摆设什么代表三根本的佛像或食子,只是对着帐篷外面的一条黄狗作会供,口中诵道:“外相黄色母狗,内相金刚亥母,密相普贤佛母,在您足下供养。”最后把供品送到狗的面前。难道我等祖师华智仁波切有点精神不正常?不是的。这表明证悟究竟果法时,信心是毫无偏袒的。依靠禅修何时获得这种圆满的信心,何时就是佛果。此为一切上师的真实密意,也就是修持上师瑜伽的唯一目标。


如上所述,五加行及一切法义都聚集在平时的修定中,此即名为万法摄一之窍诀。若能在此一法中专一用功,修行就简单明了,即生成佛就有保障;若不知窍诀之义,修法就无有头绪,面对各种法门时自己也无所适从。


    所以,初识修行比修行更为重要。



  • 服务号
  • 朋友圈